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华科原校长李培根院士:智能时代产教融合应该注意三点

单身却不孤单 商业快讯 2024-10-12 08:58 747人围观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智能时代的产教融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?

在11日举行的2024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作主旨发言时表示,产教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,但其重要性和意义却越发凸显。无论是从人才培养,还是研究方面,都需要产教融合。在智能时代,更需要认识产教融合的价值、意义和特点,需要从工程教育的本质、工程问题的本质以及工程的知识观角度去看产教融合。

李培根提到,多年前他就提出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(如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等)延伸到地方,与产业结合;让业界人士走上讲堂(不只是以讲座的形式,而且参与部分课程教学);同时,也不能因为高校内实践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与产业的融合,如果导致教育更加封闭,那样将是工程教育的灾难。

李培根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,教育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,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地发展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使命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,人并不是没有思考,而是以计算性思维在思考,这种计算性思维达不到“沉思”的境界。著名哲学家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邓晓芒也提到,人的生命活动应该是自由策划的,是对自然和本能的一种超越。

他认为,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基本上是知识导向的,这种模式呈现出收敛式、集中式的特点。教师习惯于教学生按照既有的知识,沿袭固有的途径,解决既定的问题。“现在我们需要从知识导向转向问题导向。产教融合更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发现工程或企业中的真问题。”

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是扩散的、求异的,是一种发散性思维,而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。问题导向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、自我意识。

在智能时代,如何跟AI打交道?“提示、提问的能力尤为重要”。他说,即使在AI时代之前,学者们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。因为AI的发展,现在就有所谓的“提示工程师”。AI时代的提示提问,于工程师或学生而言,是一种能力的迁移和超越。人工智能的能力,通过提问转移到我们自身,也超越我们自身。未来工程师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智能系统提问和提示的能力。

李培根称,产教融合加上AI可以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贴近工程教育的本质和目的,使学生有更好的问题意识,使学生能够“沉思”,具有主体意识,能够自由策划等。

他解释,从工程本质看,在企业实际中要加深对个性化过程的理解。传统知识观基本上是命题导向的,将知识看成一种产品。我们需要实践的知识观。工程教育更应该强调这一点,强调过程视角。在数字智能时代,数字孪生技术使我们能深刻地认识物理系统的动态过程。数字孪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物理对象运行过程的洞察,只有在孪生空间才能更好地认识物理对象。传统上多是从一类物理系统之过去的过程认识(一般的过程),而不是特定物理系统在特定时刻的运行过程(个性化过程)。现在AI可以强化我们对个性化过程的认识。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过程视角,掌握认识物理系统个性化过程的方法,只有结合企业实际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原作者: 单身却不孤单 来自: https://www.yicai.com/news/102310128.html